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

杜玉新:这个“凡人”不招人烦

2014-10-09 14:06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杜玉新老是自嘲“自己是个不招人烦的凡人”。徐俊星摄

 (中国残疾人网记者徐俊星报道)杜玉新,是个爱说爱笑的小伙儿,性格开朗的他是什刹海街道残联有名的“好人缘”。已经有十年工作经历的杜玉新,聊起基层残疾人工作的点点滴滴,话语质朴却有着掩藏不住的满足和幸福。

身高的缺陷 令他错失大学梦

1984年出生的杜玉新,今年整30岁。三十而立的他,在工作上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磨练得游刃有余;在生活中,杜玉新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可爱帅气的儿子是他的骄傲。事业生活双丰收的杜玉新,可以称得上是“人生赢家”,然而,其中的艰辛只有他最清楚。

杜玉新并非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作为“知青子女”的他是家中唯一一个返京的幸运儿,只因在抉择的关键时刻有爸爸的一句话“他的身体不方便,还是把机会留给这孩子吧?!庇谑?,2003年,杜玉新只身来到了首都,成为了“新北京人”。

关于自己的身体,杜玉新没有任何抱怨,他说自己也是听说当年母亲怀他的时候,一次偶然弯腰不慎导致差点流产,随后保胎后生下的他被鉴定为先天性脊柱侧弯。而这种病症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杜玉新身高在长到1米4左右以后,就再也没有改变过?!吧硖迨谥诟改?,我无怨无悔?!毙愿窕止鄣亩庞裥虏⒚挥邪巡屑驳被厥露谒蠢?,“一切既来之则安之?!?/p>

 
聪明伶俐的儿子是杜玉新的骄傲。徐俊星摄

19岁之前的杜玉新一直生活在河北老家,从记事起,他就意识到自己的身体有些与众不同,而与此同时,他也饱受了因残疾而带来的各种歧视。庆幸的是,杜玉新的父母和家人一直都十分包容和爱护他,这让他备感温暖。7岁时,杜玉新上学了。单纯快乐的校园生活立刻吸引住了他,杜玉新把所有精力都扑在了学习上,他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事实上,聪明好学的杜玉新也没有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期望,初中毕业时,他作为为数不多的优秀生考入县城高中。

然而,最终残酷的现实还是将杜玉新对未来美好的愿望打破了,因为残疾,品学兼优的他最终被大学校门拒之门外?!吧诵牧骼嵋丫薹ㄊ头盼夷谛牡耐纯?,曾经一段时间我消沉得很厉害,都快自闭了……”杜玉新至今都对无法上大学而难以释怀,“这就是人生,经历过,似乎人也蜕变了。”

十年间 从协管员到“正规军”的蜕变

人生的岔路口总是在意料之外出现。正当杜玉新沉浸在错失上大学的痛苦之中时,另一个好消息传来——作为知青子女的他可以将户口迁至北京,也就是说,他的身份将从一个河北农户变为新北京人?!澳鞘焙虻男那楹芨丛?,忧虑大于惊喜吧。”杜玉新回忆当初背着行囊从北京火车站走出站台时的情景,“当我的脚真实地踩在北京的土地上时,突然感觉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就像一个迷路的流浪者,不知道该到哪里安身?!?/p>

最终,五环外西北旺的一处不足10平米的隔断间成为了杜玉新在北京的第一个“家”?!懊挥信?,没有电风扇,连上厕所都要排队……”在杜玉新看来,那个所谓的家只不过是个临时的落脚点,“那时的生活环境连‘蚁族’都不如,一天一块钱的餐费都是奢侈?!?/p>

随后的很长时间,杜玉新经历了无比艰辛的求职过程。从最初应聘公司白领到最后的快递员、发传单的临时工……只要有机会的就业,杜玉新都不想放弃。但无论他怎么努力,最终还是因为身体的原因被婉言拒绝了。而此时,杜玉新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也一天天地被吞噬殆尽。

 
街道残联的工作他无所不通。徐俊星摄

“我还是幸运的,”杜玉新感慨地告诉记者,当他准备放弃的时候,是残联给了他莫大的支持和鼓励。2004年3月,什刹海街道残联了解到杜玉新的情况后,吸纳他成为了一名残疾人协管员。“虽然当时的工资一个月只有500块钱,但对我来说,已经十分满足了。因为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一个全新的起点。”

尽管协管员仅仅是个临时工,但杜玉新却以百分百的热情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为了早晨8点半之前赶到单位上班,杜玉新每天5点半就起床,顺手抓一个凉馒头便挤上公交倒两趟车赶到什刹海。刚开始,杜玉新被分配到前海社区工作。为了在短时间内掌握本社区残疾人的情况,杜玉新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之余,利用工作休息的间隙走街串巷地到残疾人家庭里“拉家?!保澳腔岫?,一工作起来就忘记了时间,经常累得腰酸背痛,站在公交车上都能睡着,”杜玉新笑着说,“坐车过站是常事,然后再往回走一两站就更累了。”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杜玉新已经将该社区700多个残疾人的情况调查得了如指掌,熟烂于心了?!安屑踩斯ぷ魇挛蘧尴福枰氖歉嗟哪托暮拖钢?,只要有这两点,就一定能干好。”杜玉新如此总结自己多年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心得。

 
虽然工作细小而繁杂,但杜玉新却事事上心,态度严谨。徐俊星摄

两周的忙碌之后,杜玉新的认真勤恳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随后便留在街道工作。刚开始,杜玉新仅做一些文案的工作,对街道1200多名残疾人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并录入电脑。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考验着工作者的细致和耐心,稍有差池便会影响残疾人的实质利益。对此,杜玉新十分看重,他深切地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我也是残疾人,只有我把工作做好了,才能真正对得起这份工作?!?个月后,杜玉新正确无误地整理完了所有资料。

一年后,什刹海街道残联的文体、就业、扶贫、无障碍、康复等工作,杜玉新已经样样精通了?!安辛墓ぷ魇址痹?,看似简单却考验了一个人整体的综合能力,”杜玉新深知自己学历不高,存在“先天不足”,于是他就靠着“三勤”秘诀即口勤、手勤、脚勤,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踏踏实实 乐做“螺丝钉”

 
杜玉新说他工作的每一天都在学习着进步着。徐俊星摄

杜玉新工作所在的什刹海街道,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街道残联成为首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宣传窗口。2008年1月,杜玉新刚刚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甜蜜的滋味还未消退。当年8月,首都北京迎来了空前盛大的体育赛事——第29届夏季奥运会及残奥会,与此同时,杜玉新所在的街道也承接了奥运保障工作?!罢庖荒晔俏易蠲β档囊荒?,”杜玉新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内心充满对妻子的愧疚:“那时候经常早出晚归,加班到深夜都是常事,自然也就忽略了她……”最终,杜玉新的付出得到认可,被评为“全国奥运保障工作先进个人”。

此后,杜玉新对自己的要求并没有因荣誉而停止,反而愈加严格,“尽管只是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但既然要做就做到最好?!苯改?,杜玉新利用下班时间自学成人高考教材,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习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并自考本科学历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终于,2013年,杜玉新成为什刹海街道的一名正式的社区工作者。对于自己近十年的“转正”之路,杜玉新感触颇深:“学习的脚步不能停止,不然只能等待被淘汰?!?/p>

 
他总能和残疾人相处得十分融洽。徐俊星摄

十年的光阴转瞬即逝。过去的十年,杜玉新觉得自己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十年间,我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一切都是为身边的残友们服务,他们满意,我们就没白忙活?!比欢?,事实上,为了做好工作,杜玉新没少操心,年纪轻轻已经累出了毛病。

2012年7月的一天,杜玉新骑着电动车准备走访残疾人家庭,过马路时突然感觉眼前一片漆黑,身体控制不住地往下沉:“我大脑瞬间一片空白,浑身冒汗,说不出话来……”随后,被送至医院抢救的杜玉新被诊断为脑中动脉狭窄,稍有差池还可能危及生命。同事们都建议杜玉新多休息几天,等身体完全康复了再工作。然而,急性子的杜玉新住了两周医院后便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

考虑到杜玉新身体的情况,街道残联领导减少了他的工作量,将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残疾人无障碍和信访两项工作上。然而,杜玉新工作起来似乎比以前还要卖力,“领导照顾我的身体,我就更应该不辜负她的期望?!辈屑踩宋拚习ぷ餍枰媳ㄐ枨螅殖】毖楹腿牖┕ぜ父霾街?。为了施工进程万无一失,身体状况大不如前的杜玉新还是坚持每个工作阶段都亲自到场,协调居民矛盾、反复核实设备尺寸、多次督促施工进程……一年下来,杜玉新亲自督办的无障碍施工项目至少有50个,“每天我不是在工地,就是在往工地走的路上……”杜玉新笑着说:“说实话,现在的身体确实大不如前了,但只要对残友们有一丝帮助,再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