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网站记者刘一恒报道 编辑:穆小琳)
“青衣身稳两手交,少女步小目下瞧,彩旦身乱晃,花旦手掐腰。”
“得意人挺胸鼓肚手舞足蹈,失意人垂头丧气缩手缩脚,轻薄人浑身抖动摇头晃脑。”……
这些口诀说的是皮影戏的表演技巧。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傀儡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操纵用驴皮制成的人物形象,用精湛的技巧表现出人物的千姿百态,演绎各种故事情节。
采访李铭时,他拿起一个仕女皮影,在记者面前演示了一番,这皮影在他的手里不仅能走能跳,能做万福,而且还能呈现出开心、忧郁、羞涩等复杂的心理状态。
李铭给记者演示皮影戏,扁扁的皮影人在他的手里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摄影/刘一恒)
李铭是北京兴华影艺袖珍人皮影艺术团的团长,这个艺术团的所有成员都是袖珍人。艺术团的成立渊源,得要追溯到2008年。那年李铭因偶然的机会到了一个位于大栅栏的戏院,一进门便被满墙五彩缤纷的皮影作品吸引了,那墙打了背光,衬得墙上那一个个精致的小人儿晶莹通透,煞是可爱。在戏院里,李铭还见到了北京皮影路家班的第六代传人路海,路海表演的一场精彩绝伦的皮影戏让李铭大开眼界。在白幕上,生、旦、净、末、丑各色人物栩栩如生,有唱腔,有念白,有筋斗,有枪棒。唱念坐打一应俱全。皮影小人活灵活现,变幻莫测。此外还有背景、灯光、音响和字幕等现代舞台手段相配合,让古老的皮影戏焕发出新的光彩。
李铭说:“我觉得特别神奇,那些放在桌子上扁扁的,毫无生气的纸片人,拿在路海老师手里,就活起来了,跟动画片一样。”
演出结束后,路海老师的一番话让李铭深受触动。路海说:“现在这种以口传身授为传承方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也许以后就只能被写进历史书中,让后世缅怀了,这是我们老艺人最不愿意看到的。”这次机缘之后,李铭辞掉了工作,与其他袖珍人一起开始专心跟着路海学皮影戏。李铭说:“路海老师对大家很好,他希望我们袖珍人能有个一技之长,将来也有口饭吃。”
李铭回忆道:“路老师先教我们掰杆,一般的皮影角色是三根杆,也就是一个脖杆两个手杆,最多的时候一人要拿六七根杆,操作时不仅要灵活自如,而且和生活中人的一举一动要吻合。我们一开始都不知道怎么拿杆儿,练到手抽筋,磨出泡来,手上都是茧子。皮影表演中,让人物走是第一步,而第二步是把情感融入到皮影里,有的人学走大概半个月就学会了,比较好学,但是情感是操作者从心里发出来的,最难的就是这个,有的人要学两三个月到一年才能学会。”
大概练习了三个月之后,李铭终于可以登台演出了,他的第一场戏是《鹤与龟》,这是皮影戏里最经典的一出戏,李铭在里面扮演了小乌龟。首次演出的成功让李铭非常有成就感。
正当大家都觉得开心的时候,糟糕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路海不仅教袖珍人们学习皮影表演,还教他们学习皮影全套制作手艺,这引起了戏院老板的不满,老板表示:“能让袖珍人演一两出戏,能把这些皮影动起来就行,不用太深教。”但路海却坚持告诉李铭等袖珍人:“你们不光要会演,还要会制作,只会演出不会做是不行的,那不算是皮影艺人。”在路海的教导下,李铭和团友们的皮影制作技艺也有了很大进步,在李铭的住处,记者看见了很多他们一起制作的皮影,非常精致漂亮。
李铭说:“皮影不仅属于傀儡艺术,还是一种地道的工艺品,制作要经过选料、雕刻、上色、缝缀、涂漆等几道工序才能做成,制作时要注重人物着装、注意皮影人关节处连接、还要注意衣饰冠戴的合理性。师爷路景达创造性地将京剧脸谱融入皮影造型中,非常古典优美。在制作皮影的全过程中,雕镂是最重要的。我雕刻的皮影一般是一把刀就能完成一幅作品,不论多粗或者多细腻的笔画就用一把刀。最后要刷一层桐油或清漆作为保护膜,不仅增加透明感还可以保持色泽,每幅作品能保持五六百年都不褪色。”
李铭雕刻的皮影,无论多复杂,都用一把刀完成。(摄影/刘一恒)
在皮影技艺的传授问题上,戏院老板与路海产生了极大的分歧,而且戏院老板还拖欠路海与李铭等人的工资。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下,路?;永岣姹鹆讼吩?。
后来戏院老板又请来河北皮影表演老艺术家刘立新,他十六岁就开始从事皮影艺术,表演的皮影以文者细腻、武者刚劲著称,有着自己的独特表演手法??戳肆趿⑿碌谋硌莺?,李铭惊叹:原来皮影也可以演绎得如此细腻。但是好景不长,突然有一天,刘立新把包括李铭在内的袖珍人叫到外面,说要离开了,原因是戏院老板不同意他传授太多技艺。性格耿直的刘立新不同意他的做法,决定离开。之后戏院老板又邀请了多位皮影老艺人来指导,老艺人们却接二连三的离去。
李铭说:“这些师傅们都非常好,只要有人愿意学,他们就认真教。”老艺人们的离开,让李铭重新思考是否应该继续留在这里,这个戏院,曾经是他下定决定拼搏的地方。2009年7月李铭与几位袖珍人一起离开戏院,他很低落:“难道真的只是做了一个美丽的皮影梦吗?”
李铭把离开戏院的事情告诉了各位师傅,没想到师父们说:只要你们还想学,我们会把所有的皮影技艺都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你们,不需要任何费用。
就这样,由李铭、郭天翔、陈蝉、张培等共同创建的中国第一支袖珍人皮影艺术团——北京兴华影艺袖珍人皮影艺术团在北京市大兴区文委文化馆、区残联和民政的帮扶下申请成立了。
北京兴华影艺袖珍人皮影艺术团的团员们正在制作皮影作品。李铭说,自己觉得欣慰的是艺术团的人员不断在扩大。(摄影/刘一恒)
建团初期,为了找到一个租金便宜又安全的排练场所,李铭和团友徒步走遍了大兴区黄村镇、西红门镇的所有小区、村庄。终于在丽园小区寻到两间比较合适的地下室,所有的生活用品也都是他们从废品收购站买来,再用小行李车一件一件地拉回来。
李铭回忆道:“地下室啥都长毛,(制作皮影的)皮子搁上几天就得拿出去晾晾,要不然太潮,下水道一堵,整个楼道里都是水,我们好多人都长湿疹了,我到现在都没好利落。当时刘立新老师已经64岁,因为要指导我们,而跟我们同吃同住。”让李铭非常欣慰的是,创办艺术团到现在,人员不断扩大,也得到了残联的支持。北京市有一个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这笔钱帮了他们很大的忙,解决了大部分房租问题和生活开销。随着知名度的上升,李铭的艺术团还应邀去欧洲、韩国演出交流,参加过鲁豫有约,而李铭本人也有了一些触电的机会,比如他在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里配过音,在电影《刀见笑》里饰演童年八大铲,这些经历都带给他很多体会。
在奋斗的一路上,李铭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他说:“万豪卡通的陈雷总经理在电视上得知我们的困难,知道我们每个月挣点钱,大部分都交了房租,就说我愿意给你们提供一个表演的场地,给你们提供住宿的居所,没有任何条件。就是我们现在住的这三居室。这让我们非常感激。”
在表演传统皮影戏的同时,李铭与团友也潜心研究,改编出适合现代人观看的皮影戏。编排了许多优秀的儿童现代寓言剧、故事剧如《三邻居》、《新版东郭和狼》、《狐狸和乌鸦》、《黄鼠狼送礼》、《猴子捞月亮》、《喜洋洋和灰太狼》、《熊猫咪咪》等,受到老师、家长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