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疾人网记者徐俊星报道 编辑:穆小琳)
在唐山,哪家有个腰椎、脊椎或者胳膊、腿疼的病人,到各大医院寻医无果的时候,身边总会有人竖着大拇指推荐一位医术高明的“四指神医”:“你不知道黄亚林吗?只要和骨头有关系的病,找他准没错儿!”
15岁经历唐山大地震,左臂被截肢,又因败血症不得不将右手中指截去;18岁开始自谋生路,他曾摆过地摊,炸过油饼……23岁,从零开始学习中医;26岁,他用东拼西凑借来的127块钱开了一家小诊所,开始艰苦的创业……如今,51岁的黄亚林是全国知名的中医名家,唐山市亚林中医院院长,唐山市十佳政协委员。
面对众多荣誉,一向低调的黄亚林却总是这样简单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其实,我的身份只有一个,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
5月的某天,在唐山,记者见到了黄亚林。
唐山大地震 23秒摧毁了一切
1962年的春天,黄亚林出生在唐山开平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已经生了三个女儿的黄家对这个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宝贝儿子格外疼爱。“虽然那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爸妈和姐姐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从来没有让我受过委屈。” 15岁之前的黄亚林每天都是幸福快乐、五彩斑斓的。
黄亚林继承了父母所有的优点,15岁时的他浓眉大眼,身高1米7,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是学校的体育特长生,篮球打进了校队。所有人都看好黄亚林的未来,家里的亲戚总是用羡慕的眼光看着黄亚林的父母,“你家亚林啊,将来肯定是个有出息的。”每当这个时候,亚林父母都高兴地甜到了心里,嘴角忍不住上扬起来。
然而,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23秒的地动山摇摧毁了一切美好。“我永远忘不了那一瞬间,当大地开始摇晃,砖墙轰然坍塌,我看到了那电火闪烁的恐怖,只觉得身体被重重地压在一个漆黑的空间,只有疼痛陪伴着瑟瑟发抖的我……”如今,37年已经过去,但无论何时谈起地震受伤时的瞬间,黄亚林都觉得如同昨日的一场梦魇,久久回不过神来。
泪水已经无法抹去灾难带给黄亚林的伤痛。那一年,在唐山,被解放军医疗队连续抢救了六天之后,奄奄一息的黄亚林被紧急送往辽宁营口市西市医院继续强求。当时的医疗记录显示,“黄亚林,15岁,男,右臂溃烂,持续高烧42度,重度脓毒性败血症。”五次手术后,黄亚林的病情依然没有好转,省市区医院专家联合会诊后开始试用新的治疗方案,甚至调用了战备药品给他。后来黄亚林才知道,当时自己的病情已经恶化到生死一线。医院一边权利救治,一边派人整理他的头发和面容,还悄悄地给他拍了张遗照。“可能当时医生觉得这孩子要是没了太可惜了,好歹留个照片也给家人一个念想吧。”黄亚林的声音颤抖起来,“后来我才知道,是九个素未相识的好心大夫为我及时献血,我才争取到了最后抢救的机会。”
“我特别感谢医护人员在当时医药和人员都相当匮乏的特殊时期,都没有放弃我。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正因此,黄亚林对医生这个行业一直非常崇拜,以至于之后他毅然走进了白衣天使的行列。
但时光倒退到37年前,一个15岁的青葱少年原本有着无比灿烂的未来,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人生。“仿佛就像做了一场梦一样,梦醒了,我却失去了右臂和左手中指,从此以后,我便成了废人。”15岁的黄亚林根本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他觉得自己被一只无形的手一把推进了黑暗的旋窝,世界从此失去了颜色。
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奋斗
在唐山大地震中致残的黄亚林最大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医生,如今他已梦想成真。徐俊星摄
“我不是圣人,我也经历了残疾之后的崩溃和堕落。”已经走出地震阴霾的黄亚林如今可以对曾经的过往一笑而过,但他的眼神里总有一丝藏不住的忧郁。
大病初愈的黄亚林回到家里,看着邻居的孩子又蹦又跳地运动和上学,他顿时心如死灰,泪水瞬间打湿了衣襟??醋攀砸戮道镒约嚎湛盏囊滦?,他愤怒地把镜子砸得粉碎。在母亲黯然神伤的泪水中,他甩着空荡荡的一只衣袖冲出了家门,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如同行尸走肉般游走。
“看啊,一支手的人!”
“瞧,又是一个残疾人,哎。”
“……”
擦肩而过的路人随口一句话,或者一个特殊的眼神无不深深刺痛着黄亚林敏感的神经,他感觉自己的心口堵得快要窒息了。他脚下的脚步越来越快,最后一口气跑到空旷的田野里,放声大哭起来。
随后,绝望的黄亚林甚至用绝食来与自己残疾的现实对抗,他想到了死。经过了几天的昏睡,黄亚林是被母亲的眼泪滴醒,看着妈妈红肿的眼睛,他恍然大悟,“无论如何为了家人,也不能放弃生命。”那一年,黄亚林年仅18岁。
振作之后的黄亚林开始琢磨今后自己的人生,他先后在学校里学画画,跟随街头艺人学习微雕,甚至在街边摆起了小摊……“那个时候,感觉自己像打了鸡血一样,渴望尽快自食其力,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历经坎坷之后的黄亚林谈起那段时光,语气已经非常平和。
不甘心从此就潦草一生的黄亚林,随后开始重新拾起课本,他打算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他从老师哪里抱回了所有初高中的课本和试卷,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他把自己关进房间,整日与书本为伴。“要想成为有用的人,就要先成为有文化的人。”老师的一席话一直鼓励着迷茫中的黄亚林,他用两年的时间,自学完成了初高中所有的课程。
然而,当黄亚林拿着答案完全正确的高三试卷准备参加高考的时候,最终还是被大学校门拒之门外。最后,无可奈何的他只能在一个建筑工地做一名看守员,勉强糊口。
生活似乎一直在与黄亚林做对,那段时间里,希望看起来是那么的遥远。
中医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然而,希望总是在人即将要放弃的时候预约而至。1985年的春天,在工地上班的黄亚林听到了收音机传来一段振奋人心的消息,“一所专门招收残疾人的学校,学习中医,学校就在唐山……”喜极而泣的黄亚林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喜悦,他兴奋地冲出了工地,他希望可以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和家人。这一次,快乐来得似乎有点突然,而黄亚林为了这一刻已经整整等待了快十年。
重新回到课堂的黄亚林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这一次他发誓自己要好好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然而,上课的第一天,老师并没有讲中医医学,而是向大家介绍了一个人,这就是促成这所学校得以建立的中国残联主席邓朴方。“老师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个重回社会的好机遇,珍惜这样一个再造自我的机会。人要成为有用的人,必须学会有用的知识,服务于人,回报社会,才能被社会所接纳和认同。”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黄亚林有点激动,语速也加快了许多,“当时班里很多同学都哭了,我也不例外。”
学习是艰苦的,而想成为一位医术高超的好医生,对于一个毫无医学基础的人来说,又谈何容易?
黄亚林经历了生死、逆境,闯过了悲观和失落,此时的他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充满了生机和斗志。没有医学基础,他就成天泡在书店里蹭书看。家里经济条件有限,黄亚林往往是只读不买。上千本中医学理论书籍,黄亚林几乎是站着看完的,他还随身准备笔记本,随时把读书心得记录下来。黄亚林强烈的求知欲深深打动了书店的经理,“虽然你只有一只胳膊,但是只要心灵健全,有这份毅力,我一定支持你!”上中医学校三年的时间里,黄亚林读完了书店里所有的中医书籍。
积累了大量医学知识的黄亚林在实际从医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他人所不知的困难。中医讲究“望闻问切”,但右手失去中指的现实成为他学习中最大的障碍。但性格倔强的黄亚林不肯认输,他不认为四指手指就不能成为一个好中医。从此,为了联系把脉,无论何时何地,黄亚林都会不由自主地伸出手为对方号脉。这一举动被不少同学嘲笑,黄亚林总是不好意思地红着脸向人道歉,但是,下次依然如此。
为了让指尖更加灵敏,黄亚林想出了锻炼的好方法。每天晚上,黄亚林就用仅有的四个手指数细小的沙粒,一颗,两颗……“常常不知什么时候数着数着就睡着了,”提起当年那股子学习的冲劲,黄亚林也不由得笑起来,“有时候,第二天早晨醒来手里还捏着沙粒呢。”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坚持着努力着,最终黄亚林的号脉功力成为班级中最强的一个。
为了熟知针灸的奥秘,黄亚林关上房门,在微弱的灯光下,按照老师和书本上的指示,一针一针对着自己的穴位狠狠地扎下去。“有时候扎的位置不对,眼泪噗一下子就冒出来了,”黄亚林说那个时候,他经常把自己折磨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三年多下来,黄亚林几乎扎遍了浑身上下所有够得着的穴位。单科结课时,老师摸着他针眼密布的身体,感动地说:“你受了这么多苦,将来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医生的。”黄亚林默默地点点头,为了老师的这句话,他一直都在努力并践行着。
1988年,毕业后,拿着东平西凑的127块钱,黄亚林在家里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中医诊所。这一年,他只有26岁。
身体力行 践行医者之道
诊所刚开的第一年,黄亚林免费为病人诊治。谦虚的态度,认真的诊治,给黄亚林赢得了很多信誉和好口碑。但深谋远虑的黄亚林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他深知自己的功力还不够火候。为了继续扩大医学知识,攻克一些课题难关,黄亚林开始在下班之余刻苦提升自己的知识。
一百多个昼夜黄亚林没脱衣服,困极了就抱着书睡一会,醒来再继续翻阅书籍或是琢磨课题。几年的时间,黄亚林先后活的累天津中华医学院、河北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历。为了博览众长,黄亚林抽空拜访各地先辈名医,多年下来,各种车票装了满满一箱子。“趁着年轻多学点,再辛苦也值了。”勤奋好学的黄亚林至今都没有停止学习,他的书桌和诊室都摆满了各种各样医学词典和著作。
一个暴雨的夜里,忙碌了一天的黄亚林准备睡觉前洗个头,刚打湿头发,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快,我爸不行了,黄医生救命啊。”黄亚林急忙抓起急救箱,顾不上头上的泡沫,来不及穿上雨衣,坐上来人的自行车就走。天黑路滑,半路上自行车突然整个摔倒在泥水里,黄亚林身上多处受伤,但他顾不上这些,赶紧继续赶路。赶到患者家里,病人血压和脉搏都没有了,黄亚林立即实施针刺、穴注、吸氧、静脉给药,抢救了四个多小时,病人最终慢慢苏醒过来,死而复生了?;颊呖蹈春?,逢人便夸赞黄亚林:“我以后要告诉我的子孙,不能忘记黄大夫的救命之恩啊。”从医生涯中,像这样的病人,黄亚林抢救了近百人。
日复一日,黄亚林每天都兢兢业业守候在医疗的第一线,为身患重病的人们消除病痛的折磨。随着医疗经验和名气越来越大,专程找黄亚林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为了帮助更多人治病,黄亚林自筹资金,建立占地3630平方米,设有60张床位的,以特色中医治疗颈椎病为主的特色专科医院“唐山市亚林中医院”。与此同时,黄亚林还建立了自己的中药调剂室,已经研制出三十多个主攻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的有效良方。加拿大、新加坡、巴西等世界各地的患者也都不远万里,慕名求医。
事业如日中天的黄亚林并没有迷失自我,他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社会责任。“说到底,我还是一名医生,医者仁心是大道。”2003年非典时期,唐山的乡村出现了大量的游医,兜售劣质的板蓝根和所谓肺炎灵药品。好几次,气愤的黄亚林当场戳穿了游医的骗术,并斥责他们的劣行。之后,黄亚林一次性捐出十几万元的药品,免费发放给当地的村民,及时地控制当地疫情的泛滥。多年来,类似的好事,黄亚林不知做了多少,家庭贫困的患者来到医院,黄亚林一直都坚持免费为这些人看病取药,“我的命就是被人救下来,没有那些好心人就没有今天的我。今天我当了医生,更应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黄亚林对自己做过好事从来没有宣扬过,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医生的本分无需多言。
2010年1月20日,黄亚林被唐山市政协办公厅考核评为优秀政协委员?!督饩霾屑踩顺鲂形侍獾慕ㄒ椤?、《在全市开展健身广播体操的建议》……如今,肩负社会责任的黄亚林下班后除了读书和专研医术之外,又多了一项工作,就是伏案起草各种提案,“既然人民相信我,我就要尽到一个政协委员的职责,”黄亚林格外珍惜这个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既然当年我大难不死,何不让生命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