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中国残疾人》杂志第五期报道了天津残疾人运动员孙长亭,那时候他的运动生涯还没有结束,但已经走过了从战斗英雄到世界冠军的辉煌,正准备为做好企业而继续“战斗”。20多年里,他在运动场上飞奔,在商圈里摸爬滚打,几经沉浮和反思,成为了一名真正的企业家,随后“劳动模范”、“杰出青年”的鲜花和掌声簇拥而来,可他却很平静,他觉得这些轰轰烈烈已经过去了,现在的根本目标是做个平凡的人。但在他所谓的“平凡”中,还藏着一个新的梦想,就是期待着能为中国夺取残疾人高尔夫球运动的世界冠军。
口述_孙长亭 记录_罗淑敏
你们看见了,这些年,我的样子没怎么变吧,可心态变了。经历了这么多,归根结底一句话,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铆着劲儿奔着梦想去干。从梦想当足球明星,到梦想在残奥会上拿金牌,再到梦想做企业,为了残疾人兄弟姐妹们打拼??我一直在蜕变。几次转型,这个过程非常艰难。我现在总结自己,10年前也好,再10年前也好,我不是一个混吃等死的人,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的梦想,昨天的梦想实现了,今天的我依然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的第一个梦想是当足球明星。17岁那年我入伍当了体育兵,后来参加了自卫反击战,负伤以后躺在医院里,醒来时发现半条腿没了,当时第一个反应就是踢不了足球了,完了。
从老山前线回来的时候是1986年,我转业进了体委,成了残疾人运动员。我以前是踢足球的啊,底子好!所以做梦都想着拿世界冠军。1992年参加了西班牙巴塞罗那残奥会,终于拿了金牌,直到1996年参加亚特兰大残奥会惨败而归?;乩粗螅兔确⒊鐾艘鄣南敕?。非常投入地做了10年的运动员了,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不再干了,结束了。
结束了就想干点儿事业。我觉得我的人生和事业都离不开残疾人,更离不开残疾人体育,那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成立世界上最好的假肢公司。
1996年,那会儿挣钱容易,可我不懂管理,也不敬业,很少操心公司的事儿,整天吃喝玩乐。那时候在亮马河玩儿,一晚上就花1万多。年轻好胜,和一帮酒肉朋友,天天那么折腾。结果几年后企业不挣钱了,人心也不齐了,一批人觉得没发展离开企业了,后来又一批人离开了,最后连骨干都跑了,完了,我成光杆儿司令了,都拜拜了。 现在想想,那些走的人我也不恨他们,很正常,搁我我也走,我现在就这么看。
到了2002年,我决心要拯救企业,成为真正的职业经理人。我再不干这个企业就完蛋了,完蛋了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就栽在这儿了,我能接受这个现实吗?所以当然就不服了,我必须要干,我要用两届残奥会的时间来拯救这个企业,或者说我就拿这事儿当残奥会了,我要让那些笑话我的人看看,我孙长亭还是条汉子!于是,我开始变卖东西,撕掉所有联系方式,重新开始招人、培训人员、大胆启用人才??这个过程非常漫长,也非常艰辛。为了做好企业,我开始学着做很多事情,比如说加强公司的基础建设啊,对人员进行培训啊、对技术力量和骨干进行培养啊、控制市场的运营啊、连跑业务我都去了。我跑业务,到处去,连深山老林我都去了。记得有一次跑业务,我开车到承德,半夜12点到的那个地方,旅馆都满了没法住了,怎么办?想待在车里等一宿吧,发现油箱盖坏了,打不开,如果不能加满油,汽车打不着火儿,一晚上就冻死了。所以我就拼命撬开盖儿,加满了油,在车里等了一宿。到了早上,我拿矿泉水洗洗头,进屋见人家,人家问我住哪儿了,我说住招待所了,刚过来,其实是在人家门口待了一宿。哏儿吧,这我都干过。就这么一股子对事业的劲儿,别人不知道这些东西,光知道那些荣耀的东西。
那时候,我还欠银行50万,后来用两三年还清了,有了利润之后我就还钱,有了利润之后我就开分公司,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住宅,一切一切都是为了事业,挣到点儿钱就建立分公司,在建立第三个分公司的时候,我仍然住着9平米的房子,根本没考虑过自己。你能理解吗?那时候难啊,难得无法用语言形容。那10年里,我有五六次想退缩,不想干了,因为我干和不干并不是说以后没法儿活了,但是想完了之后还是继续做,因为这是我的梦想啊。朴方曾经跟我讲过这么一句话,有梦想的人讲梦想,有奋斗目标的人讲奋斗,脸对脸跟我讲的。那证明我干残疾人事业是最好的,无外乎就是这句话,这句话对我影响太大了。
现在想想,我的人生跌倒过很多次,犯过的错儿也挺多。在事业上没有人指导,完全凭自己。能父母给了我很多运动员的天赋,但是没有给另外的东西,所以都是自己在慢慢摸索。当时没有老师,没有智囊团啊,只好自己看书,书是最好的老师,能让你把不懂的学会了。后来我明白了,做企业就和化学课一样,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看颜色,看它反映的是什么,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无数次失败,你才能总结出来一个核心的问题,哦,这次错了,下回注意。所以我这人呢,勇于犯错,也勇于承担,更勇于改正。
我就是以这种心态去管理企业的。记得有一次公司里电路走火,有个员工是假肢技师,稍微懂点儿电,看到了以后就去修理,没想到接电的时候给弄错了,一下子把电器都烧了,怎么办?我回来后就调查这件事,都调查完了,就开会,奖励了他800元,大家都愣了,为嘛奖励?我说,他是技师不是电工,这事儿本来不是他的事儿,但他主动去干了这个事儿,是对企业的负责,我就奖励这样主动干事儿的,这样的员工最优秀!今天我奖励了他,明天好多事儿就有人管了,如果企业连这样的正气都没有,还怎么发展?后来公司里的人都服了,企业也越来越好,一直到今天。
通过做企业我就发现,要摆好心态做好企业就需要肚量,人有多大的肚量才能干多大的事儿,有多大的胸怀才能把事儿做多大,我总感觉我的胸怀越来越大,梦想也越来越大。这个梦想指的是在生活上满足,在事业上不满足。
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拿残疾人高尔夫球的世界冠军,我已经有准备了,如果残疾人高尔夫能在残奥会上立项,这事儿要是成了,我又能拿金牌了!又能替国家争光了!我觉得会的,一定会的!就像当初我练残疾人体育的时候,天天想着拿金牌,很多人说我在做梦,可我的梦不是做成了吗?2016年高尔夫就要重返奥运会了,我觉得残疾人高尔夫运动进入残奥会也是迟早迟晚的事儿,再说我做梦,还能实现!这两年我就一直为了它在练、在比、在打。高尔夫有点儿意思,这项运动又文雅,又能磨我的性子,最重要的是能带给我一种改变自我的东西,而且对于残疾人来说这项运动能打到60岁,所以我想尝试。这两年我一直在练,刚开始打的时候我把这个问题想简单了,觉得自己不用学就能打,后来一打才发现这东西挺难的。我的好多朋友都打这个,我想难道连他们都打不过?我受不了这个刺激,练!非把他们都赢了不可。结果练得挺辛苦,练热了就只穿着短裤。因为发球时必须要瞄准,重心在一侧,可我靠着假腿支撑,一打一晃儿的,结果打的时候东倒西歪,旁边就有人看笑话,后来我想别让人家看了,等打好了再穿短裤吧。一年半后,终于和他们打得持平了,但我想着一定要赢了他们!把不可能变成可能,除非他们不打,结果打到现在超越了所有人。所以,如果残疾人高尔夫在残奥会上立项了,我早就准备好了,咱看看这个梦能做多久,我等待着,机会永远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从现在起我就开始等待这个机会,我也愿意把自己的一切拿出来去做这件事儿,我不是为了钱而战,而是为了梦想而战,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回顾这大段时间,你说瘸腿比赛,咱是冠军;打仗咱是英雄;踢足球,咱是最佳射手;做职业经理人,咱是劳动模范、杰出青年,这就可以了,对得起民族、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员工、对得起残疾人事业,不是挺好?太高的理想咱也没有,只说务实的,少说多干,就行了。我认为36岁以前我都是不懂事,36岁以后慢慢懂事了,到了40岁、48岁,应该是比较懂事了,混,混了36年,然后从36岁以后开始慢慢懂事儿。懂事儿就是善待社会、善待员工、善待我自己,努力去实现每个梦想,这是我要干的事儿。
第五期记录孙长亭的文章《再度辉煌》孙长亭现在最大的梦想是获得残疾人高尔夫球世界冠军。
记录者手记
采访前就听说了孙长亭,不仅仅因为他是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的火炬手,更因为和身边认识他的人提起他时,大家都啧啧称赞。
这次采访约在了他的假肢厂,一见面,浓重的天津话扑面而来,和20年前一样,没变,没变的还有他的样子和性格,依然那么健谈、幽默??但他自己说,身份变了、思想变了、心态也变了。
回顾20多年,从一个不认识几个字儿的运动员到成功的企业家,从一个“浑球儿”成长为一个“懂事儿”的人,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炼,转型时的茫然无措、企业亏损时的紧张焦虑、人员离散时的孤寂沮丧、荣誉财富到来时的嚣张狂妄、钱财挥霍一空时的痛心疾首、干与不干之间的犹豫徘徊、利益分享面前的艰难抉择、一个又一个梦想的憧憬与期望??
这么一讲,他就为我们讲了3个多小时,直到天色渐暗,谈得最多的还是感悟,仿佛经历的一切,最终都凝结成了思想中的智慧和语重心长的几句话,一路上陪伴着他,冲上一个又一个认准的制高点,拼搏一届又一届心中的残奥会,尽管不是每次都赢,但每次他都能忍着伤痛重新出发,就像现在,期待着残奥会上残疾人高尔夫运动能立项,他能为中国再次赢得世界冠军一样,对于他来讲,不是为了钱,只是为了梦想而战,25年也好,80年也好,梦会一个接一个,他觉得,那样活着才有劲头儿,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