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通知公告

心视觉——国际盲人节一个关注视障者的视觉艺术实践

2015-10-15 10:04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在老师的帮助下,盲生用“感觉像牙膏一样”的颜料涂画。

101.jpg
在韩国济州岛听海创作。


2014年6月16日,张和勇在河北平乡县孟杰盲校带领60名盲生进行涂画创作。


2014年8月,“心视觉”专题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


2014年1月,“心视觉”专题艺术展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


常志作品 50cm×40cm


刘威  50cm×50cm


谢建修作品50cm×50cm


盲人用心灵带动他们的触觉来描绘心中的图画。


马征浩作品 40cm×50cm

1984年,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德召开的世界盲人联盟成立大会上,确定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这使盲人在国际上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组织和自己的节日。据统计,在中国大约有1731万视障人士,其中盲人约占550万,占世界盲人总数的18%。

“心视觉”一词,是艺术家张和勇在进行盲人无视觉绘画实践中提出的。他希望通过盲人对声音、节奏、旋律的敏感认知和对视觉世界的想象,用无技巧的触摸方式完成视觉造型,并在无视觉中实现心境的纯粹流露,达到不可预料、不可重复的造型目的,以此明晰艺术创作源于心的基本道理。

张和勇说:人的眼睛能看到世间万物,却无法过滤掉许多世俗的假象。绘画、雕塑、摄影如果只是再现世态假象手段的话,它只能算是一种物像的复制工具,没有创作者的情感融入和社会思考,是不能称之为艺术的,也就不值得受到人们的尊敬。

艺术的根本是人类情感的转化和传递,这是艺术之所以称之为艺术的核心,这个核心不是每一个搞艺术的人都能明白和触碰到的,大多数人劳其一生也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原因何在?因为人生活在社会中,看到的、在意的东西太多太多,人依赖眼睛看待事物也一定会形成一些固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直接左右着人的艺术创造方向。而艺术创作又强迫人去学习诸多技巧,这些技巧既是完成艺术创作的手段,也是禁锢创作者思想和眼睛的枷锁。因此,尝试着放下一切,关闭眼睛,没有技巧,只用心感受,寻找到一条情感与艺术的直接通道,抒发出人性中更真实、更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心视觉”艺术实践的意义所在。

这一实践,不是简单地让视障人挑战生理障碍,而是让没有物像、色彩概念的视障者,去体验一种未知的艺术形式。2013年,这一实践在北京拉开帷幕,张和勇带领盲人用油画、水墨、雕塑、摄影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实践,先后有一百多位视障者参与,他们创作的作品多次应邀赴韩国、日本展出,并于2014年1月和8月,分別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心视觉”艺术专题展。

张和勇,1965年生,中国山东泰安人。现任中国残疾人杂志社副总编辑,兼任中国华夏画院副院长、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