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稳定就业除了能为残疾人提供生活保障,更意味着让他们拥有一个自信、充实以及充满希望的未来。在陕西省渭南市的19.2万名持证残疾人中,农村残疾人17.9万人,就业年龄段内农村残疾人7.1万人。
如何更好地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面对这一课题,渭南市残联着眼全市现代化建设大局、立足乡村振兴全局和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共同富裕的现实需要,锚定残疾人高质量充分就业,争取专项资金2500万元,开展助残共富促就业“六大行动”,用好用活“千万工程”经验,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
如今,随着助残共富“六大行动”的深入推进,渭南市残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4年以来,通过“百人百店”残疾人创业稳岗行动带动了140名残疾人创业;通过“百企千人”行动安置380名残疾人就业;通过残疾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就业行动,实现了50名残疾大学生在市县两级残联上岗就业;通过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就业行动,在全市22个社会机构新安置238名农村残疾人实现辅助性就业;通过“和美乡村”清洁行动残疾人就业行动,安排116名残疾人在乡村振兴示范村上岗开展保洁工作。
成绩背后,是无数帮扶故事串联起的希望之路。
创业扶持点燃内生动力
拿揉、点揉、按压、滚拍、叩击……12月13日,走进渭南市临渭区舒畅保健按摩店,盲人李博(化名)凭借娴熟的手法和专业的技巧,精准地找到穴位进行按摩,一整套推拿动作行云流水,引得顾客连连称赞。
李博因视力障碍,过去找工作四处碰壁。如今,通过“百人百店”残疾人创业稳岗行动,不仅在城区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四统一”示范店按摩店,月收入在渭南达到小康水平,还能存下一些钱来?!安还庹醯搅饲?,还实现了自身价值,对生活更有信心了!”李博说。
12月12日,在大荔县残疾人直播产业示范点博鲜芷直播基地,张博拿着刚从冷库取出的瑞雪苹果,向网友详细介绍口感、价格等,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下单。厂房里,几名工人正在熟练地分拣包装苹果,等待快递上门取货。
2017年,张博右腿因“骨癌”被截肢,但他却自强不息,种地、建冷库、自学电商知识、开网店、直播带货……成为了一名助农销售的新农人。 “今年,市县残联又拨付了1.8万元,用于装修直播间。直播为我实现就业梦想打开了一扇门。”张博说,2024年,他直播带货实现了600余万元的销售额。
共富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直以来,渭南市县残联始终将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和指导精准度、实效性,为有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提供支持与帮助。
今年,渭南市残联又印发了《关于实施“六大行动” 助推“千万工程”促进残疾人就业增收方案》,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部署、残联落实、镇办配合、村(社区)参与的工作机制,为工作落实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与此同时,大荔县残联组织纪检、财政、综合、劳资等部门组成5人工作小组,对申请人及项目资金进行走访核实,确保精准有效。截至目前,大荔县第一批“百人百店”项目已有13家,涵盖了日杂百货店、小超市、开锁店、直播电商等多个类别。
就业圆梦引航幸福路
“我本身身体不方便,现在有工作有收入,在生活上有了一份保障?!币伲ɑ┬θ莺挽?。
2024年7月,依托“百企千人”残疾人就业行动,她成为了蒲城县某家政公司的一名保洁员,月收入达到了两三千元?!罢夥莨ぷ鞑唤瞿芄晃依锛跚岣旱?,也让我重新找回了自身价值,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尹珍的故事是渭南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的一个生动案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4年至今,渭南市残联通过“百企千人”残疾人就业行动,进一步搭建各类残疾人就业载体、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一条龙”服务等措施,积极为残疾人就业“铺路搭桥”。
渭南市残联采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中介服务的模式,搭建了连接残疾人与就业岗位的桥梁,精准对接残疾人的就业需求和用工单位的岗位需求,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营造理解、关心、支持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还将通过强化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律师事务所等职能,深化根治欠薪工作措施,有效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劳动者提供更加稳定、和谐的就业环境。
辅助性就业实现“家门口就业”
乡村振兴,持续增收是关键。让残疾人自食其力,让“家庭成员”在家门口既挣钱更“挣”尊严,是破解残疾人生存难题最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六大行动”,农村残疾人可以学到技能、找到工作,开启崭新生活——
12月10日,在位于渭南市白水县高东村的白水灵巧锡箔纸经营部的加工厂内,10多台机器发出“嗡嗡嗡”的声响,纸张黏合、抛光、打包……在丁娟娴熟的手法下,一张张锡箔纸成品快速制作完成。今年7月,高东村村干部向残疾人丁娟介绍了这份锡箔纸加工工作。农闲时,这里有20多名村民从事锡箔纸加工工作,其中残疾人有10余人?!拔乙桓鲈履茏?5包手工锡箔纸,每包能挣15块钱的加工费,再加上超过20包,还能奖励15块钱,一个月下来能挣2800元?!倍【旮嫠呒钦摺?/p>
除了集中加工锡箔纸外,残疾人还可以在家加工。在杜康镇大杨街道,肢体残疾人智周(化名)一边经营着自家的小超市,一边加工锡箔纸。“有空了就可以做,既能照顾家里,又能挣到钱?!敝侵芩?,加工锡箔纸已成为他的一项副业。
2024年以来,渭南市县残联以残疾人辅助性就业行动为抓手,在全市范围内支持22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共安置238名残疾人。白水县共争取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项目资金70万元,在7个镇办已建成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7个,每个机构带动10名残疾人(含精神、智力、重度肢体三类)就业。
一个辅助性就业基地,不仅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社会的大门。“每个月通过辅助性就业能挣2000多元。一家人生活得越来越有劲!”智周说。
就业路越走越宽广
每天清晨,白水县西固镇西固村村民王军(化名)都要到村文化广场进行卫生保洁,同时他还负责村里主干道的路面清扫工作。
王军是西固村招聘的乡村保洁员,因伤导致四级肢体残疾。今年8月份,通过“和美乡村”清洁行动残疾人就业行动,他成为了村上的保洁员。这份工作让这个困难家庭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一个月能领到500元,不管多少,能贴补家用。”
据了解,“和美乡村”清洁行动残疾人就业行动,计划到2027年,每年在渭南全市100个市级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中选用100名残疾人,以保洁岗位就业的形式实现就地就业,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中的低收入残疾人、一户多残、其他困难残疾人优先考虑。目前,“和美乡村”清洁行动残疾人公益岗在白水县6个示范村共安置6名残疾人,扶持资金4.8万元,公益岗人员工资不高于全县乡村振兴公益岗人员工资500元,补贴已落实逐月发放。
残疾人大学生是残疾人群体的优秀代表,是重要的人力资源。
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残疾人大学生王蓉,听力三级残疾。今年9月,她通过公益性岗位,成为了白水县残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工作离家近,父母不用担心我?!?/p>
今年9月,白水县残联通过委托渭南市同福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全面负责人员的报名、笔试、面试、录取等工作,共安排了4名残疾人大学生。目前,他们已全部上岗,工资已落实逐月发放。
据了解,渭南市通过实施残疾人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就业行动,以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形式安排待业残疾人大学生在各级残联机关和下属单位、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辅助性就业机构、康复等机构工作,目前已在全市范围内安置2021年至2024年毕业及待业的残疾人大学生50名。
如今,渭南市残疾人的就业渠道越来越广,“朋友圈”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通过劳动创造价值,开启生活新篇章?!安屑踩耸乱凳恰禾斓氖乱怠?,我们将持续深化推动六大行动,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基本民生为重点,着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益,持续增强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蔽寄鲜胁辛喙馗涸鹑吮硎?。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