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就业

新时代 新技能 新梦想

2022年第10期

2022-10-09 09:19来源:中国残疾人网

文 摄影_本刊记者  王雨萌

DSC01630.JPG
北京市第十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共设置16个比赛项目。参赛选手中有从事相关项目的一线工作者,也有来自扶残助残机构的工作人员,还有自主创业、居家就业的普通残疾人。

9月14日,由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北京市第十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决赛拉开帷幕。为期3天的比赛在北京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办得有声有色、别开生面。

四年一次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对北京市残疾人来说,既是切磋手艺的竞技场,也是精神风貌的展示台。竞赛自今年3月启动以来,共有1321名来自各行各业的残疾人选手报名。比赛项目设置同样丰富多彩,既包括插花、盲人按摩等传统项目,也兼有极具特色的茶艺、棒针编织,还设置了移动互联网小程序开发、调饮等新职业项目。

代表海淀区参赛的聋人选手王鹏最终获得茶艺比赛第二名的成绩,学习茶艺5年来,在掌握一门从业手艺的同时,也收获了精神上的享受和愉悦;在插花比赛中,每位选手完成比赛后都会主动将剩余的花草枝叶收拾干净,摆放整齐作品并与之合影后有序离场,展现着积极的竞赛面貌;代表新职业技能的移动互联网小程序实操竞赛时长为4个小时,是真正的脑力、体力的比拼,值得一提的是,参赛选手都基本具有互联网从业经历,他们依靠个人学习、集体培训等方式,已经具备与健全人同等就业的能力。

赛前,北京市各区残联依托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开展了4000余人次、形式多样的培训。定期举办的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和职业技能展示交流活动,为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残疾人提供了更多学习的机会,以前知之甚少、甚至闻所未闻的职业技能,逐渐演变为标准清晰、任务明确的职业目标。

生活于物质丰裕的互联网时代,残疾人的就业选择有了更多可能性。从插花茶艺、心理咨询到咖啡师、电商达人、网络主播……都已经成为“工作”。残疾人选择一份工作的理由既为糊口,更为悦己,更高质量的就业形态关系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尽管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理解都不同,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何星亮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心理性需要。当残疾人通过培训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通过发现自己所长,进而展示自己,自信心提升的同时也就具备了更强的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残疾人的期待正在一步步转化成可见、可感、可触摸的形态,从盲人按摩到互联网客服,从插好一束花到敲完一串代码,当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得到激发,关于美好生活的实践才会更丰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