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庆,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然而,由于地处横断山区腹地,不利的地理因素成为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脱贫致富的天然障碍。
迪庆藏族自治州五境乡仓觉村位于香格里拉市、维西县、德钦县三县交界处。开门见山不见路,抬头是坡没有地,这是仓觉村过去的真实写照。大山挡住了出路,穷苦消磨了意志,曾经是仓觉村人的精神状态。
不等,不靠,不要。一位残疾青年,凭着一腔热诚,用勤劳的双手,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带领着乡亲们脱贫致富。那陡坡上的层层牧草,那沟坎间矗立着的小楼,还有那在群山中列队行进的黑山羊,无不诠释着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也印证着国家对“三区三州” 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帮扶政策的精准。
文_《三月风》记者 冯欢 王雨萌 摄影_《三月风》记者 张和勇
车转山而上,窗外是宽阔浑浊的金沙江,在绵延耸翠的群山中,一座座白塔一瞥而过。高大基座上安置着巨大的圆形塔肚,其上竖立一根长长的塔顶。建造白塔是藏族佛教徒修德积福的一种途径,也为我们这些异乡人奉上连缀的路线。
迪庆藏族自治州地处云贵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带,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并流于此,大山、大川、大峡,抬眼可见。从其首府香格里拉市驱车2个多小时,到达香格里拉市、维西县、德钦县三县交界处——五境乡仓觉村。这里人口稀疏,全村不到1500人,人们半农半牧,种植青稞、小麦、药材,也牧养山羊、牦牛。
层层叠叠的大山深处,坐落着一个自然村——吉史卡。这里海拔超过3000米,森林覆盖率达86%,几年前甚至还不通公路,全村22户104口人,近一半是贫困户。村民们深居大山,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息繁衍。
从山脚到农布的养殖基地,足足20公里,一路蛇行,好些个趋近90度的坡道,两侧的茂草和树枝常常拂过车身。山路逼仄,避让艰难,若没有丰富的山路驾驶经验,普通司机怕是不敢挑战的。
山连着山,山叠着山,山上有山,山外还是山,闭塞的环境使得仓觉村成为绝对贫困村。过去,村民只能“靠天吃饭”的历史被农布改写了,2016年,农布在世代居住的村庄下面的山洼上建起了10000平方米的黑山羊养殖基地。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色?!昂蒙胶盟闷独А保志醮宓耐哑吨?,最大的阻力便是地理位置的偏远和交通的不便。
农布个头不高,头发极黑且茂密,皮肤是高原上常见的黝黑,“扎西得嘞”,他双手捧着哈达,平伸向前,跟我们这些汉族来客的初次交流,因为普通话的不流畅短暂结束。农布穿着深棕色的藏袍,右臂腋下夹着自制的拐杖,一条左腿跛行着在前面带路,清澈的眼睛让人从心底感受到真诚。这位37岁的藏族小伙,正在为他成长的这片土地带来新生。
“农布”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宝石”“宝贝”。如今,这个名字前有一个很长的前缀——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仓觉村吉史卡村民小组翁布煊坚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藏语里“翁布煊坚”意为“残疾人”,发生在这里的,就是一个残疾人带领一群残疾人脱贫的故事。
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的农布,渴望了解大山外的新鲜事物。
辍学,牧羊
像一幅山水画,青山撑开蓝天。7月的吉史卡,迎来了暑季。农布驱车近30公里,接回了正在乡中心完小读四年级的儿子,他的学历已经比爸爸高了。1991年,小学三年级刚读了10天的农布辍学了,一是因为路途遥远,从家到学校,山路一走就是半天,二是家里太穷,口袋翻个遍,一周的零花钱最多才一块钱。学不上就不上,山里的人,眼里日夜看到的只是蓝天,辍学不是天大的事。农布出生在1982年,弟弟农西1985年出生,兄弟俩小学都没毕业。20世纪90年代,当外面的世界正在大力倡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时候,这里像是刚刚睁眼。
一睁眼,就是干不完的活。18岁以前,农布的生活多是在牧场里度过。每年3月份开春后,整个村里的牲口集中赶到山顶的牧场,一家一个简易房,上万亩草场在一个冬天后复苏,农布一家四口在牧场一待就是小半年。农布和弟弟负责放牛,晚上把牛放出去,早上再起个大早找回来。整个牧场,兄弟俩是最勤快和听话的孩子。父亲有小儿麻痹症后遗症,腿脚不便,放牛之外,农布还帮着提炼酥油、拾捡野生菌、药材卖钱。然而起早贪黑的生活依然只有微薄的收入,三四年才能出一两头牛,加上一些零碎收入,一家四口每年也就挣五六百块钱。
农布在牧场待了整整10年,玉米粉做成的粑粑就着酥油茶一天吃三顿。日子不能就这么过下去,他和父亲开始用山里砍下的竹子做成竹篓,想到香格里拉卖掉换些大米。竹篓好做,运出去却太难。出了大山,到香格里拉的车费就得100多块,为了省钱,农布和父亲通常是步行到香格里拉,这一趟就得8个小时。为了大米、腊肉,为了一些生活用品,翻山越岭的崎岖山路上,两匹骡子随着这对父子浅一脚深一脚地行进着。一个竹篓能卖17块,一趟来回,父子俩能换回三四百斤大米。辛苦是辛苦了点,但好在不用再顿顿吃玉米粑粑了。
1982年,农村包产到户的政策指引下,农布的父亲被分到了养羊的任务,而农布在18岁时,也在牧场率先养了批羊,他记得很清楚,花了500块买的羊种,一共8只,新品种100多元1只,老品种几十元。父亲的养羊经验给了农布有效的指导,他的羊在三四年后就发展到40多只。
在云南,从每年的11月开始,干燥而温暖的风浩浩荡荡地吹上半年,等到5月底,雨水才抵达,大雨让原始森林里的各种野生菌迅速疯长。这是大自然给山里人的馈赠。
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农布的脑子很灵光,敢想也敢干,在封闭的大山里,这一点太难能可贵了。牛羊看乏了他,他也看乏了它们。40多只羊卖了后,农布又做起了野生菌的生意。从小到大,农布没过过有钱人的日子,但想法儿挣钱的脚步从没停歇过。
启程、跋涉、落脚,停在哪里,哪里就为勤奋的人燃起希望。
2003年,21岁的农布暂时离开牧场。山外的人开始追求纯天然、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信息闭塞的深山农民,哪晓得“绿色产品”,哪搞得清“有机”“无机”,他们满山满眼都是绿色。一种值钱的野生菌被发现了,因为聪明又肯干,买家把中间商的任务交给农布,他负责从农户手里收购野生菌,再卖给买家?!笆展旱氖焙?,是要垫钱的,别人不敢干,我胆子大?!迸┎嫉谝淮纬⒌秸跚淖涛抖昂玫氖焙蛞惶炷茏?00多块。”过去,全家一年的收入不过几百块钱,农布高兴极了,他用赚到的钱,买了台梦寐以求的随身听。那天,磁带里的歌声第一次点亮了这个古老山村的夜晚。
因为带领乡亲们脱贫,农布收获了很多荣誉,一个个大红证书被郑重摆放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伤残,转折
2002年到2005年,大山里的仓觉村到处是挖掘机“轰隆隆”的声音。国家安居工程到了这里,政府无偿发放铁皮,用于修缮自建房房顶,原材料都得从山下运上来。2005年,正做着野生菌生意的农布又按捺不住了,他花了1万多买了辆二手拖拉机,不光搭进了刚挣的几千块钱,还卖了几头牛抵钱。农布开始跑运输,一趟能挣一百多,“出去打工才20块一天。”因为山路陡峭,这里的运输成本也就相应高了不少。一边收购野生菌,一边跑运输,这期间,农布娶了媳妇,有了大儿子,日子过得好不热闹。
然而,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2009年1月29日,藏历春节前夕,农布在一次运输木料途中发生意外,失去了右腿。原因是用来捆扎木材的钢索断了,木头和倾翻的拖拉机一起砸在农布右腿上,被拉出来的时候,腿已经断了。
从山下来接农布的车,光上山就用了2个小时,农布是中午11点多受的伤,6个多小时后被送到迪庆州人民医院,已近傍晚。躺在病床上的农布接受了第一次接骨手术,失败,等到第二次开始时,听到医生说会有生命危险,农布自己直接放弃了手术?!凹依锏亩硬偶父鲈麓螅盖淄扔植环奖?,我必须得活着养家?!?/p>
农布的普通话不流利,能用来表达的汉语词汇也有限,提及那段受伤的日子,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四个字“太伤心了”,接着抽一口闷烟。全凭双手双脚吃饭的农民没了一条腿,万念俱灰。养羊、养牛、卖野生菌、跑运输……辛苦挣来的四五万积蓄全花光了,只能找亲戚朋友借钱。乡里乡亲的村民三五百的送来,这个藏族汉子到现在也很感激。
实在住不起医院了,伤口的线还没拆,农布就出院了。妻子把药拿回来自己替农布换,“每天晚上,我都箍着他的大腿,他老说腿下面疼,24小时地疼,腿都没有了,也不知道为啥疼。”农布的妻子是汉族人,直到和我们的这次聊天,她才知道当时丈夫的疼叫“幻肢痛”。
农布一直希望有一个女儿,天遂人愿,小女儿的到来为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也让农布又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当。
妻子和农布站在一起,是一眼就能看出的汉族人长相。采访期间,总看见她背着几个月大的小女儿到处跑,手也不闲着,和农布一样,勤快肯干。因为语速有些快,那些难熬的日子从她嘴里说出来,没了哭天抹泪的绝望,却透着一对夫妻经历磨难后沉淀的坚韧和踏实,像是从山里人的骨子里长出来的。
听人说香格里拉有一个康复中心,可以免费安装假肢,然而,当时的他们连车费都凑不够。抱着9个月大的儿子,夫妻俩在金沙江边也想过投江算了?!拔依瞎淘チ?,看着这么乖巧的儿子,想到要跟着我们一起死,太可惜了。”为了有口饭吃,他们满山捡过啤酒瓶,5分钱一个,山里没人收,他们一个个捡了拉下山去卖。农布担心别人看不起他,妻子说“你就坐屋里吧,我去打工,别人爱怎么看就怎么看?!?/p>
在康复中心,农布认识了迪庆州的几位残疾人创业者,被他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他不想再消沉下去,“我就想哪怕开个小卖部,路边摆个台球桌也行,不能到处跑了,就做点没那么辛苦的事,也能活下去吧?!?/p>
于是,受伤后8个月,在去往德钦县、香格里拉市、维西县的公路交界处,农布开了一间小卖店,一年房租3000块,一个月好赖也能赚个几百块。虽然这里人口密度很低,偶尔有过路司机照顾生意,但也能让农布一家勉强度日。
“单纯靠小卖部养家,收入太少了”,农布又动起了脑子,“我们这里是山区,种植稻米很难,基本上一年四季都要买大米……”有了这一想法,农布很快行动,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开始倒腾一种“腊普大米”,原本三间房的小卖店,腾出一间放大米,很快,每个月的收入就升到千元了。
如果不受伤的话,农布会继续他的野生菌收购、跑跑运输,种种药材,做一个“靠山吃山”的典型农民。然而意外发生,人生轨迹也被迫跟着改变,庆幸的是,新的道路,农布依然走得端正踏实。
2010年7月,小卖部的最后一批东西处理完毕,农布决定回归大山。他利用手头的钱进了一批羊崽,又回到了熟悉的深山放牧生活。
2015年,农布的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越来越多的关注聚焦到农布身上,但他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摘帽的目标从没有动摇过。
脱贫,扩建
早上10点,养殖基地的残疾员工打开了羊圈的小铁门,一只、两只……五只、十只……成群结队的黑山羊窸窸窣窣地跨过铁门,浩浩荡荡地奔向“幸福之地”。等着它们的是一碧万顷的草场和进口牧草。农布站在羊群中,有几只立刻亲切地“围攻”了他,农布撑着拐杖,原地转了几圈,等到山羊们纷纷跨过铁门,他才紧随其后离开。
现在的养殖基地是农布在2016年11月开始建设的,彼时还是一大片山坳。这片山地是父亲早年在荒山拍卖时,用一亩地10块钱的价钱买下的。如今被农布发展成4个区域,半钢半木结构的小二层房子用来住宿、开会,养殖基地、饲料加工厂,建设中的肥料加工厂分布开来,被一片青山环抱其中。山顶的草场离基地还有十来分钟的车程,每天2小时的放牧时间,山羊们乘兴而至,饱腹而归。
2012年,农布手里有200只羊,放下小卖部的生意之后,养羊成了他一心想干的事。高原牧场像一个大容器,天然的养分、草料的供给,让走进容器的羊群、牛群多了一些“化学成长反应”,直接刺激着食物链顶端人的味觉。农布的羊,不愁销路。
养羊,卖羊,再养羊,农布自言“爱折腾”,但无论怎么折腾,父亲总在身后助他一臂之力。
农布的父亲今年61岁了,干瘦黝黑,仓觉村大多数的村民都是这模样。他没有上过一天学,仰首是山,低头是山,劳作了一辈子。尽管腿有残疾,但一直是家里的整劳力。农布见过父亲没日没夜上山种树,几年之后,荒坡地变成了满园苍翠,也见过父亲披星戴月喂草喂料,他家的牛羊总是最壮的。
农布腿残了后,患有心脏病的母亲在家天天哭,第二年便因为脑溢血去世。在最绝望的时候,是父亲蹒跚而行的背影,让农布不得不坚强,“为了他,我也得振作起来……”
种植饲草,建设圈舍,那些日子,农布拄着拐杖,艰难行走在基地上,父亲也拄着拐杖,与他及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只要父亲在,牲畜的粪便随时就被清理掉了,圈舍总是干干净净。
三条腿,两根拐,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农布父子彼此搀扶着走了过来。
两条腿,两根拐,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父子俩彼此搀扶着走了过来。当旁人问及“对你影响最深的一个人”时,农布听了很久才听懂问题,却迅速说出是父亲。
养殖基地正步步扩建中,农布心里满是对未来的期盼和想象。父亲却隐隐担忧,老人过去的生活中没有听过“贷款”这个词,当得知儿子贷了300万甚至要追加到500万时,他盘算了一遍又一遍,怎么也算不来这个账。每天早晚,父亲雷打不动的工作就是去羊圈走一圈,打扫打扫,归置归置,仔细察看每个角落,只希望儿子的事业不要有半点差池。
助残,帮扶
200只,300只,450只……手里的羊越来越多时,农布有点忙不过来,就想着找个帮手。
同村的金宝是傈僳族人,也是农布帮扶的第一个残疾人,农布对他的帮扶力度也最大。金宝现在放牧的草场是农布以前的草场,随着羊的数量越来越多,农布把养殖基地和草场都搬到了更高海拔、更大区域的地方。
55岁的金宝是生活在藏区的傈僳族人,平日说的都是藏语。初遇他是在去农布养殖基地的半山腰,一个干瘦的中年男子正在放羊,走路也不方便。他正在放牧的草场就是农布曾经的第一个草场,后来无偿赠予他了,另一边的黑山羊圈舍是农布投资了15万建造的。金宝是农布帮扶的第一个残疾人。
金宝的妻子有高血压,常年生病,多年的骨质增生也让金宝在20多岁时成了残疾人。他们一家曾经是建档立卡的标准贫困户。现在,一家四口每年的收入达到9万元,其中靠黑山羊养殖能挣2万多,药材1万多,种植烟叶2万多,还有大儿子在外跑运输挣来的两三万。金宝买了一辆摩托车、一辆拖拉机、一辆东风卡车,还有一辆微型车,每车各司其职。
以前,金宝一家是村里最穷的人,现在可以挺起腰杆了。“农布是好人,他的残疾比我还严重,还要帮我,如果没有他,我们脱不了贫的?!彼嫡饣笆保鸨蛔±侠嶙莺?。
“跟正常人一起合作的话,会有一点困难,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本环馐?,才知道这句“什么事都干得出”指的是健全人对自己的定位太高,目标不专一,什么都想干,“残疾人很踏实,我们挣1万块也是挣,不会定很高的目标?!痹谕屑踩说慕鸨ι砩希┎伎吹搅撕妥约合嗨频牡胤?。
农布带领全村残疾人发展围栏生态养殖,在呵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拿到了真金白银。
五境乡209个残疾人中,仓觉村就有101人。那阵子,村里开始对贫困户进行“精准识别”,残疾人的手印按了一个又一个。
“评为建档立卡户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农布会不定期召集村里的残疾人开会,他给大伙讲创业的梦想,讲产业投资规划。大家最开始不太明白,“养殖黑山羊投资风险小、周期短、见效快,最适合我们残疾人”,农布直言不讳地说,“就是让你们多挣钱?!?/p>
他的诚意点燃了渴望脱贫的残疾人的激情,他们先后加入养殖黑山羊的队列,看到的是越来越有盼头的日子。
一个偏僻山区里的残疾人形成了规?;难?,还帮扶其他残疾人,自然引来不少关注。
2013年6月,在迪庆州残联、香格里拉市畜牧局、中国银行、香格里拉渝农商村镇银行等多家单位企业的帮助下 ,“香格里拉市翁布煊坚(残疾人)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农布成了领头人,开始有组织地带动当地残疾农户加入合作社,共同努力脱贫致富。
合作社成立之后,养羊只数从450只发展到现在的2500多只,农布帮扶的残疾户也发展到28户, 养殖场从1个发展到7个(香格里拉5个、维西县1个、德钦县1个)。已建圈舍3500平方米,合作社总建设面积10000平方米,饲料草地面积900亩。2015年5月,“合作社”被评为省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
农布尝试过各种挣钱的方法,现在,他一门心思扑在黑山羊养殖上——残疾人中的精准扶贫,只能靠产业拉动。为农户们提供种羊,帮助他们建造圈舍、扩建草场、更新围栏,草季一过,免费发放冬季饲料,连喂食的玉米也会发放。一份合作社台账上显示,单是金宝一人,农布就投资了19.48万元。
2018年8月,在“精准脱贫”政策的指引下,农布的合作社得到五境乡人民政府的项目滚动资金30万,以“合作社·精准扶贫户·非精准扶贫户”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其中建档立卡户8户,非建档立卡户9户。其中8户的建档立卡贫苦户将政府产业扶持资金3000元入股到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署协议,每年能拿到分红300元,三年之后农布如果能如期归还30万本金,可以继续使用这笔资金。农布的合作社要向农户提供种羊,到一定时间,合作社以每斤?;ぜ?2元价格向农户收购黑山羊,同时按照市场价回收和销售。
这8户股东都来自残疾人家庭,他们中有失去双臂的中年人,有孙女是听障者的老人,有腿脚不方便的妇女……他们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过小学水平,多少年来,就这样在大山的缝隙里刨食,一代又一代,仅仅是能活着。当农布带领着他们和原来的生活剥离后,生命有了新的意义。
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黑山羊养殖合作社”已经初成规模,在农布的带领下,每家每户的年收入单是养殖黑山羊一项就达到2到3万元,他们把养殖的收入作为保底,同时种植药材、烟叶增加收入。一个个深山农民,靠着劳动一点点为自己和家人筑起生活的希望,也印证着国家对“三区三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在金宝身上,农布看到了带动更多残疾人脱贫的可能性。金宝每次说起农布对自己的帮助,总是泪流满面。
摘帽,致富
每年火把节的前夕,仓觉村的残疾人都会收到一张大红的宴会请柬,邀请人是“农布”。宴会地点并不固定,但环境一定上佳。要么是山顶的湖畔,要么是丰腴的草场,按照藏民盛会的规格,杀猪,宰羊,大家围着篝火,大碗吃肉,大口喝酒,“就像是过年?!?/p>
放暑假了,农布和妻子、弟弟一起到五境乡中心完小接儿子回家。因为路途遥远,山路崎岖,这里的孩子平时10天才回一次家。小学三年级刚开始就辍学的农布希望儿子多读些书,这里的家长大都和农布一样,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往往没到吃饭的时候,妻子扶着丈夫,爷爷带着孙女就已经三三两两地从山里往聚餐地赶。有的残疾程度很重,还有的迫于生计在外打工,虽然不能都来齐,但总能凑齐六七十人。对一个贫困山区来说,这有些奢侈,但农布愿意花这个钱。
“让我们大家举起酒杯,敬自己一杯,只要我们肯干,残疾人一样能过上好日子!”趁着酒兴,农布总会说几句,他希望每年的这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从2013年开始,一年一次的聚会,让这些饱受痛苦的兄弟姐妹,感受到特别的尊敬。
农布喜欢交朋友,“我希望周边更多没事做的残疾人,能种植就种植,能养殖就养殖。”合作社里的养殖户们,他们需要操心的仅仅是定时定点的放羊、喂养,其余的销售环节,甚至整个饲养过程中所需要的草料、需要的技术支持,农布都会提供帮助。
从农户手里收购山羊再统一出售,一只羊农布能挣三四百元,而他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合作社成立至今,农布手里没什么存款,所有的收入又跟着更大金额的贷款投入到更大规模的圈舍建设、草场扩建,投入到更多的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身上。
2500只羊,分发给各个养殖户散养的有1500只,集中在基地的有1000只。基地现有员工5人,都是残疾人,每个月两三千的工资不等,“这可比出去打工好多了,离家也近,农布哥就是活雷锋?!?6岁的建华因为腿脚不便,在基地主要负责消毒和卫生,“农布哥对我的帮助很早就开始了,16岁那年,我在建房子时被木头砸断了脚,家里的钱全花光了,农布哥看到我到处求人,就介绍我到之前给过他帮助的康复中心和基金会,让我到昆明免费做了手术。因为走路不太方便,农布哥就让我干一些比较简单的活,我现在也养猪,平时的饲料、玉米,农布哥都会免费给我。”
建华家在相邻的“子母雄”村民小组,他和邻居秀英都是农布的员工,每人每月有2500元的收入。在大山里,他们也过着早出晚归的上班生活。随着规模的扩大,农布早就把吸纳更多残疾员工的计划放在心上。
因车祸致残的和英常年依靠轮椅,她的小卖部是农布帮忙出资修建的。农布会定期来了解情况,也会与和英分享自己以前开小卖部的经验。
“帮助新建商品用房,用于经营小卖部,提高收入,总投资1.5万元”,这是合作社台账里关于资助和英的记录。42岁的和英因为车祸造成瘫痪,重度残疾,常年依靠轮椅。养殖是做不成了,农布就帮她另谋出路。而他与和英的交集也仅仅是认识她的哥哥。
开过小卖部的农布不光把之前的经验悉数分享,还直接帮忙盖起了小卖部。“他真的特别善良,各个方面都很照顾我,他的腿已经那样了,但我的小卖店开张之后,他就立马跑来看我?!焙陀⒚欢凉椋祷龊笠恢备拍盖咨?,聊起农布给她的帮助时,不停地点头。
金宝、建华、和英……他们只是农布帮扶过的众多残疾人中的几位代表,每年吉史卡考上大学的孩子都会收到农布的500元助学金,病困家庭也会收到数目不一的款物,若非旁人透露,农布从来都不会主动提起做过的这些事。
被帮扶的老弱病残里,许多人都比农布年纪大,但对他们而言,农布更像一个带头大哥,慷慨、仗义、说一不二。大家簇拥着他,嘻嘻哈哈打趣道:“唯一的缺点就是‘腿不好’”。
农布站在自己二层楼房的平台上,指着正在建设中的肥料加工基地,满怀希望?!胺柿铣У奈蠢匆欢ɑ岷?,现在已经预定了27000袋了,等这里建好后,打包、清理都需要用人,还能再解决一批残疾人就业?!迸┎伎春玫姆柿霞庸こ苤苯酉艉谏窖虻姆啾?,绿色产业的发展很快会在这座大山里有序进行。
香格里拉市区的一家火锅店内,农布向老板了解羊肉的销售情况。农布的黑山羊以前供应三家店,现在只供应一家,都已经供不应求。
“等以后草场这边的路修好了,我们还可以搞农家乐,城里的人可以来认养羊、认养牛,路好了,半个小时就能到香格里拉,我们送到香格里拉的羊肉当天宰杀就行?!泵欢凉裁词榈呐┎悸宰幼暗亩际嵌晕蠢吹墓婊?,他拉了有线,装了宽带,想要在州残联的帮助下招聘一位大学生,帮助他管理账目,也计划着试水网店?!拔业氖Щ姑晃叶铀愕每?。”识字不多的农布心里也有遗憾,但他正以另一种方式弥补。在这片和外界联系甚少的土地上,他的身后跟着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不用走出大山,也在一步步靠近外面的世界。
农布的黑山羊养殖技术日臻成熟,他在大山里的养殖场也成为全州残疾人养殖创业的培训基地,还被电视台拍摄成农牧业专题片,宣传推广。
他们守着的绿水青山,早晚会成为金山银山。
一个好汉六个帮
杨丽萍 迪庆州残联副理事长
现在为止,云南省残联、迪庆州残联共计投入50万到农布的合作社,市残联也投入1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的建设。包括圈舍改造、牧草种植、基地的饮水问题等。帮扶的前提是农布要带动100户残疾人贫困户。整个迪庆州有2.2万残疾人,帮扶100户的难度是很大的,但他现在已经很接近了。州委州政府、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农布的帮助和支持也很大。像养羊技能的这类培训都会放在他的基地来做,还会组织一些肢残者来学习他的模式和技能。“带头致富,带领致富;带头?;ど?,带领?;ど?带头维护地区稳定,带领维护地区稳定”是迪庆州在党建工作中对党员提出的要求,农布也是一名党员,他现在做的事完全符合这三点要求。致富、保护生态就不用说了,他带领贫困户靠养殖脱贫,大家一心想着挣钱,也就没有其他想法了,这完全有利于我们边疆地区的稳定。
赵文仕 香格里拉市农业农村局饲料草山站站长
对“翁布煊坚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草养畜一事,我们采用的是项目扶持。2015年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人工饲料地1000亩,每亩播种量混播1.5kg;紫花苜蓿单播1.2kg每亩。项目总投资2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万元,农户自筹7万元,草籽都过政府采购办招投标,中央资金中草籽款扣除后,都以投工投劳补助给项目户。2016年中央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绩效评价奖励资金草牧业发展项目:改良草地3000亩,播种量1kg每亩;人工饲料地900亩,每亩2kg;草料房500平方米;饲草加工机械1台。项目总投资16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牧户自筹60万元。
李建华 香格里拉市五境乡乡长
脱贫过程中最大的阻力就是农户的内生动力不足。在五境乡有成型的农民合作社40多家,但能达到农布这样规模的很少。在厂房建设、通路以及贷款申请资金方面,乡政府都给予最大支持。下一步,我们着手要解决的是农布这里的水电问题,让他的基地更规范完整。从产业选择上看,他的模式集“种、养、护”为一体,也符合绿色产业发展的倡导。
喻泽 香格里拉市渝农商村镇银行行长
2015年到2016年,我们银行贷款给农布30万,那也是我们第一次贷款给残疾人。在了解农布的情况后,我们第二天就派人去到他的养殖基地实地调研,路很难走,确实感受到他的不容易,后来又追加了20万贷款,都给予了利息补贴。在农布的养殖基地中,还挂着“中国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支持示范点”的牌子。他最近的一笔贷款来自迪庆州的农业银行,有200万,用于他发展肥料加工厂。
和春林 香格里拉市五境乡畜牧兽医站站长
前三个月的小羊崽很难养;高热性的疾病会致盲;要提前打疫苗,预防像口蹄疫这样的传染病;山上的毒草、毒蘑菇太多,吃错了草中毒的羊也不少……像这些情况,只要农布打电话,我肯定就会来。如果到了打疫苗的节点,早上6点就起床了,到农布的养殖基地需要近2个小时的路程,一打就是一天。这里山羊接种的疫苗都是免费的,是政府无偿提供给残疾人养殖户的,我打疫苗也不会收取费用。我的女儿也是残疾人,看到农布,会有贴心的感觉,能理解他的不容易。我们是兄弟,兄弟的事,我从来不耽搁。
上海残联
云南省是上海市的对口帮扶省份。今年5月,上海残联考察团到农布的合作社进行了实地考察。在了解到农布带领贫困户在如此艰苦的自然条件下脱贫摘帽的故事后,决定给予合作社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
记者手记
文_王雨萌
到达仓觉村时,印象最深的是那里被绿色填满的山坡。突然意识到这是完全不同于平原农村的地方,每一个现代村落的发展都始于道路的铺设、整修,而后引来人流,单独的农业生产被拉入产业化流程,之后村庄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日益富裕。
山坡意味着交通不便,外界难以抵达,这里信息资源匮乏,人们被贫困包裹。仓觉村,是一座还没有被过度打扰的村落。
每一个地方都会有一个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满怀热忱的人。作为记者,需要遇到故事丰富如宝库的人,把自己推到他的世界中,他一直住的房子,一直开的车子,一直放牧的草场......你熟悉了他的故事,也就了解了这里人的生活方式。
要了解,得先适应。适应高反、晕车和通信设备的瘫痪。盘山而上的小路中汽车晃荡不定,去农布家的路绕着山转了一圈又一圈,车窗外新鲜的高原景色对我已经没有任何吸引,胃里翻江倒海,只盼赶紧抵达。在车上希望越快越好,下了车却只能慢吞吞地走,稍稍不留意加快几步,心率上升,呼吸也变得困难。手机在这里也仅仅是能充分利用录音功能,和外界的联系时断时续。
不适应这里的外来者是辛苦的,适应了这里生活的人要走出去更不容易。
我不会把“一个没有右腿的残疾人”作为开场介绍农布,这句话会排在很后面,我会说农布是一个单纯善良的藏族小伙儿,这是他的眼睛直接传递给我的,一种纯天然的朴实。他的家人、合作社里的股东、养殖基地的残疾员工,也都如此。
农布帮扶的残疾人中,有肢残者、听障者,还有精神障碍者。他们劳动能力有限,人均受教育程度不到小学四年级,甚至不具备普通话的沟通能力,外出务工很难。为他们构建收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有力推动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目标的实现。农布创建的合作社,成员全部由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构成。
亲朋好友提起农布满口佩服,受益于农布帮扶的人对他更是充分信任,这种信任是大山里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情感,也是农布真心实意的付出迎来的尊重。他不是靠养殖发家致富后惠及四方的“慈善家”,他和他带动的贫困户、帮扶的残疾人,是共同成长的。
农布不是突然被命运抛到令人瞩目的焦点位置,这个脱贫故事甚至可以从他的出生讲起,包含着这座大山里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村庄形成的自然风光、人文风貌??垦澈谏窖蛲哑兜呐┎际且桓鍪蹈杉?,但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带,一个残疾人带领一群残疾人靠养殖黑山羊脱贫,就是一幅充满理想的浪漫主义画作。
农布的普通话还不熟练,和他的交流时而需要中间人担当翻译,偶尔出于好奇,会追问他们所说藏语的意思。此行语言学习上的最大收获,是知道了“翁布煊坚”就是“残疾人”的意思。
高原的白天很长,但没有太多人工光源的照射,一旦入夜,便黑得彻底。农布一家围坐一起,喝茶聊天,陡峭的山坡被隐匿在夜色中,头顶是亮闪闪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