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南京市,热闹的新街口商圈中有一家爱德面包坊,店里有近一半的员工是心智障碍人士,人们亲切地称他们为“喜憨儿”。爱德面包坊创立于2007年,目前在江苏共有5家店面,分别在南京、苏州和无锡。从2007年至今,爱德面包坊累计接收了近100位心智障碍人士进行职业内容培训和庇护型就业。(图 新华社)
策划_《三月风》编辑部
执行_《三月风》记者 冯欢 白帆 张西蒙 王雨萌 闫双艳 刘柳
就业问题是当前困扰世界各国的一大难题,残疾人就业更是难题中的难题。
无论从宏观需求还是个人求职经历来看,在内卷化的就业竞争里,残疾人更处于劣势地位。对于健全人来说,就业难可能是年薪多少的区别,而对残疾人来说,是有工作和没工作的区别。与健全人就业相比,他们不仅在身体上受限,还有文化知识、技能上的匮乏。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状况、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作为人类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残疾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有法律赋予的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或收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等权利。
多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持续推动残疾人就业。2022年4月,国务院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为残疾人人力资源开发提供有力支持,也引导着社会价值观的形成?!澳蕴迸⒅辈ゴ跸氚锔嗖屑踩恕薄敖拥轿奚锸值挠镆舻缁捌品懒恕钡热让糯侍跻讶桓嫠叽蠹遥舨薪【鸵岛韫?、彰显残疾人比较优势有了无限可能。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让更多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平等就业,尊重其就业权利,保障其劳动权益,也标记着社会文明的水位。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这足以证明,“就业是最大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