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观点

融合教育,让孤独症儿童获得更多教育支持

2025-01-08 10:37作者:刘晔来源:《三月风》

813cd3dcd102cacef00a2a3dcce67f4.jpg

对孤独症儿童来说,融合教育能够让他们在平等、包容、正常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与普通儿童共同学习、一起成长。图为2024年12月,浙江杭州余杭区举行冬日暖“星”音乐会,以融合教育理念为指导,让孤独症儿童和普通儿童共同演奏,用音乐传递爱与希望。(图 视觉中国)

孤独症儿童教育一直是特殊教育领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024年12月11日,国家孤独症儿童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启动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标志着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正式启用,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当天,首届孤独症教育高质量发展与标准建设研讨会上,“融合教育”这一话题再次成为与会专家交流探讨的重点。事实上,早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就提出要“办好特殊教育,推进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融合教育”,这是推动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孤独症,全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类发生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常表现为社交沟通障碍、兴趣狭隘、行为重复刻板等症状。近些年,孤独症发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全球发病率为1%~2%。在我国,孤独症已成为导致儿童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迄今为止,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依旧是教育训练为主。

融合教育往往被视为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的起点。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世界特殊教育大会,发布《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明确提出“融合教育”思想。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的教育环境,和健全学生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这样有助于他们未来能够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对孤独症儿童来说,被误解和忽视是面临的主要困境,融合教育却为这些孩子带来新的希望。在融合教育的理念下,老师们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关爱呵护,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和潜能。班集体的温暖和包容,让他们在与同伴的相处中学会分享与合作,慢慢建立起自尊和自信。家长们给予足够的关怀和支持,与学校形成紧密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

前不久,长沙市天心区教育局收到一封来自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女儿小敏随班就读两年来的点滴改变,从一名与人沟通有障碍、排斥上学的女孩到生病也要坚持去学校的班级“团宠”,从对家人淡漠的情感到对亲人朋友老师的依恋、对集体荣誉的在意,小敏的变化映照出融合教育的温暖和力量。家长的感激由心而发:自孩子进入天心区蓝天小学以来,便一直沐浴在爱与关怀之中,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和人性的美好。

我国融合教育始于20 世纪80年代,经过40年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融合教育体系,与孤独症儿童教育相关的政策也在不断完善。2022年,《“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指出,要积极探索科学适宜的孤独症儿童培养方式。2024年,中国残联、教育部等七部门共同印发《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进一步强调扩大孤独症儿童教育资源。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家对孤独症儿童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难题,入学安置有争议、在校学业参与不足以及专业支持保障不够等现实问题依然严峻。

画家梵高曾写下对生命的感悟: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这份爱,关系着对特殊群体的关爱呵护、对生命多样化的接纳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保障包括孤独症儿童在内的特殊儿童享有公平教育的权利,为每一个特殊孩子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包容的教育环境,让融合教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之路。那一刻,他们不再孤独。


责编:魏红

审核:杨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