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100块钱一次微信-51pc·mc茶馆官网,全国空降服务app免费版,全国空降同城服务软件

当前位置:首页观点

放大的课本,入微的关爱

2024-01-02 11:45作者:冯欢来源:《三月风》2024年2期

文|本刊记者 冯欢

2024年1月2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5833号建议的答复。针对“关于在中小学视力障碍学生中推广免费大字版教材的建议”,教育部在答复中表示,从2023年秋季起,自起始年级逐年出版普校大字版教材,其中包含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9个学科。

往小了说,低视力的学生有看得清的课本了;往大了说,大字版教材的背后涉及低视力群体、义务教育、融合教育、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多个关键词,它将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

视力残疾人可分为全盲人士和低视力人士,然而后者常常不为公众知晓,甚至有人将其与近视、弱视人群等混淆,他们的需求也因此被忽略。在视障群体里,他们的处境比较尴尬,视力往往介于0.05-0.3之间,有的勉强看到视力表上第4排“E”字,有的甚至连最大的“E”都看不清。他们不同于高度近视,戴上厚片眼镜就能克服视觉困难;也和全盲人士在视功能上有着质的区别——在辅具的支持下,他们可以继续学习汉字,而非盲文。绝大多数低视力的孩子可以进入普通学校,和健视的孩子一起学习,成为融合教育的受益者。

据教育部2022年12月28日统计数据,全国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视力残疾学生共有41806名,其中约60%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接受融合教育。对这部分学生而言,一方面是无法看清教材内容,另一方面,普通教材的字号、底色、图片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影响残余视力。因此,出版经过无障碍处理的大字版教材十分必要。

一段时间里,这条残健融合之路充满艰辛和曲折。在需求端,国家发行的大字课本都是供盲校使用的特殊版本,其内容简化减量严重,无法满足在普校求学的孩子需求,也不便于普校老师的教学。家长们只能自己想办法制作大字版教材,自制教材五花八门。而在供给端,早在2011年,中国盲文出版社从人民教育出版社取得授权,首次出版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大字版教材。因社会整体认知有限、普校教材全面改版等原因陷入停滞。直到2021年,“尘封”近十年的大字版教材出版工作再次被提上日程。2023年9月,中国盲文出版社申请中学小学教科书出版资质审批,新闻出版署10月作出批复,准许盲文出版社“以经审定的教材为母版,在内容与母版教材完全一致的前提下,出版盲文版、大字版等无障碍格式中学小学教科书”。这意味着,大字版教材被列入教材目录,由学校订购并免费提供给低视力学生使用。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残疾孩子享受到教育均衡发展的红利,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套量身定制的大字版教材开本增大为8开,字号全部增大,还对图片、文字颜色等进行了无障碍处理,有效解决了低视力学生的阅读障碍。一位家长感慨道:当第一批“新鲜出炉”的大字版教材如期送到了孩子们手上,那一刻,低视力儿童群体的命运似乎掀开了新的篇章。

所谓适残、适老,从来都不是让残疾人、老年人去适应过于复杂和先进的操作,而是要从人的角度出发,让环境更适应他们的认知和习惯??此萍虻サ拇笞职娼滩?,演绎了不简单的特殊关爱——在琐碎处,体现关心,在细微处,给予支持。正如《苔》歌中所唱:未来已打开,勇敢的小孩,你是拼图不可缺的一块。